当代年轻人的朋友圈经常上演魔幻现实主义大戏:
前一秒还在转发锦鲤求好运,后一秒就在工位上敲下"摆烂才是人生真谛"...
一边对着星座分析频频点头,一边在深夜emo时发誓要做自己的主人。
这种矛盾感,其实早在千年前就有人参透:知命是勇气,认命为愚痴,创命是智者。
一、知命:看清剧本的勇气
古籍里讲"缘起性空",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,就像手机信号需要基站、芯片、卫星等无数条件才能正常运转。
古人用"时也运也命也"概括这种无常,最经典的当属苏轼。
这位北宋顶流大V,人生堪称"被贬体验卡"终身会员,却在黄州东坡开垦荒地时写出"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"。
他明白仕途起落不过是因缘际会,与其怨天尤人,不如享受当下的诗酒田园。
现代心理学的"控制点理论"也在印证这点。
那些相信"我命由我不由天"的内控型人格,往往比外控型人格更能积极应对压力。
就像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里那句爆火台词:"若天道不公,就和它斗到底!"哪吒看清自己魔丸转世的设定,却不被宿命束缚,这种觉醒正是知命的勇气。
知命是一种内在的探索精神,探索是需要勇气的,但是面对知命,苏东坡选择了看破,哪吒选择了反叛。
那么到底怎样才是对的人生,其实也就是说,仅仅是知命还是不够的。但这种精神却是难能可贵。
二、认命:被剧本PUA的陷阱
有些朋友把"佛系""躺平"当人生哲学,却不知可能陷入"习得性无助"的认知陷阱。
就像《红楼梦》里的迎春,明明贵为贾府二小姐,却在面对家暴时选择逆来顺受,最终香消玉殒。
古籍里的"我执"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——她困在"
庶出身份注定无法反抗"的执念里,放弃了改写人生轨迹的可能。
量子力学中的"观察者效应"更打破了绝对宿命论。
实验证明,粒子的状态会因观测行为而改变,这意味着人生轨迹不是一成不变的程序。
那些天天喊着"摆烂"却焦虑失眠的年轻人,本质上不是真的认命,而是陷入了消极的自我暗示。就像游戏里明明还有复活币,却选择原地挂机,属实血亏!
所以,有些人认为认命就是顺命,这是一种智慧,但是内心深处却笃信的是自己而已;有些人认为认命就是满足现状,不去做过多的改变。
这些其实都是对命的误解,因为命只是一个概念,我们在不清楚命的本质和真谛的情况下,做出的所有认命和顺命的想法,都不过仅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的妄念而已。
这句话说来很深,其实就是不要盲目去信命,也不可能盲目的相信自己。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,就是宇宙天然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,那就是创造力,只要您的内心具备足够的力量让你不断在每一个当下发挥创造,你就是符合道法自然的规律。
三、造命:编写自己的人生代码
所以,宇宙让我们诞生,就一定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力,从古人的天人一体论来看,其实我们自身就是宇宙,我们本是一体。
你认为命不可改,自然也就无法创造,如果你认为人生轨迹可改,也不过是自以为是,活在自己的命中。
只有当你觉悟到命和宇宙,其实是每时每刻互相在创造,脱离你的思维,活生生的活着,当下就去创造,人生的意义自然就会去呈现。
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堪称创命典范,这位明代心学宗师被贬到蛮荒之地,却在绝境中创立"知行合一"学说。
他就像给人生系统重装了自定义程序,把逆境变成了升级打怪的经验包。
这种智慧,和当代"斜杠青年"的破圈思维不谋而合——不被单一标签定义,主动开拓人生新副本。
脑科学研究发现,人的神经可塑性远超想象。通过持续学习和刻意练习,大脑会不断重塑神经回路。
就像《觉醒年代》里的青年们,在时代浪潮中主动选择救国道路,用思想和行动改写民族大运。
这种"创命"不是盲目蛮干,而是像搭建乐高积木一样,用知识、行动和信念搭建属于自己的人生大厦。
气运从来不是单选题,而是充满可能性的开放结局游戏。
知命让我们看懂规则,不认命保持反抗精神,造命则赋予我们编写剧本的超能力。
下次再有人说"命里有时终须有",不妨回一句:"我偏要写个大结局!"
毕竟,真正的智者,都在忙着把人生轨迹的NPC剧本,改成属于自己的一篇主角爽文。
评论0